(二)加快推進電力基礎設施建設。
1.優化電力供應體系。實施煤電結構優化提升工程,在加快關停淘汰落后煤電機組、保證環境容量的基礎上,按照國家規劃和建設方案要求,把握節奏,有序推進已納入國家規劃的民生熱電聯產項目建設,優化煤電發展結構、提升民生供暖能力。安全高效發展核電,建成海陽、榮成兩大核電基地,適時啟動第三廠址開發,打造成重要的電力供應來源;大力發展風電、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發電,加快提高新能源電力供應能力。到2022年,省內電力裝機達到1.5億千瓦左右,其中煤電控制在1億千瓦左右;可再生能源發電達到4400萬千瓦左右,占全省電力裝機比重達到30%左右。
2.加快電網建設改造。強化500千伏省域主網架,優化變電站布局,完善負荷中心環網,加強輸電通道間銜接,滿足省外來電、核電等電源送出和區域負荷增長需要。完善220千伏市域主網架,強化相鄰供電區和500千伏變電站間銜接,更好地服務可再生能源送出和清潔取暖電網工程建設。結合全省配電網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和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,有效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、電網企業資金等資金渠道,加快實施新型城鎮化配電網示范區、老舊小區“一戶一表”改造、中心村電網“村村改”和貧困村農網改造全覆蓋等重點工程,顯著提高鄉村配電網供電保障能力和質量,滿足電取暖設施運行對配套電網的需求。堅持近遠結合、多措并舉,加快解決“卡脖子”“低電壓”等突出問題,有效緩解暑期、采暖季等季節性負荷突增引起的供電問題。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,擴大電力直接交易范圍和電量,有效降低“煤改電”工程運行成本。到2020年,各市擁有500千伏變電站基本上不少于2座,縣均擁有220千伏變電站4座,規劃實施煤改電取暖用戶戶均配電容量提高至6千伏安。
3.推動“外電入魯”戰略實施。在全面建成榆橫、錫盟、扎魯特、上海廟四條外電入魯特高壓送電通道的基礎上,積極做好與送端省份銜接,落實配套電源和送電電量與電價,有序擴大省外來電規模。加快推進濰坊至臨沂至棗莊至石家莊特高壓環網建設,增強特高壓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能力。著眼未來山東電力發展和壓減煤炭實際需要,研究論證通過特高壓通道引進西南地區水電的可行性和技術方案,爭取增加清潔水電送至山東的新通道。規劃到2022年,全省接納省外來電能力達到3500萬千瓦以上,占全省可用電力裝機的比重達到30%左右。